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刑事证据

健全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浅析——刑事证据

内容摘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公司并购逐渐或已经成为现代投资的1种主流形式,而这1复杂的市场运做行为必须置于健全的法律控制之下,才可充分发挥其积极效果。中国目前的并购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不系统,甚至有些规定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本文在11指出这些问题和缺陷之后,提出了自己关于健全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1些建议,希望对我国公司并购的规范发展能有所裨益。关键字:公司兼并,公司收购,公司并购公司并购指的是公司的兼并与收购(merger&acquisition简写为M&A或takeoversandmerger简写为T&M)的总称。公司的兼并与收购常被连在1起使用,但2者实际并非同1概念,其各自的内涵、外延及其规范法律也大有不同。公司兼并(mergerofcompany)是指经由转移公司所有权的形式,1个或多个公司的全部资产与责任都转移为另1公司所有,作为结果,其资产与责任都予以转让的公司不需经过清算而不复存在,而接受该公司全部资产与责任的另1公司仍然完全以该另1公司名义继续运行,这在传统的公司法关于公司合并的理论中被称为吸收合并。①而公司收购(acquisitionortakeover)则是指1个公司经由收买另1公司的股票或股份等方式,取得该另1公司的控制权或管理权。该另1公司仍然存续而不必消灭。②显而易见,公司兼并与收购并不完全是1回事,不可同日而语,更不可混淆、混用。当然,兼并与收购也经常在许多情况下被并用,例如英国反映收购与兼并规范的伦敦守则等,为求实际,但又想准确地把握并表示兼并与收购毕竟不同,本文在总体上采用了兼并与收购的简称“并购”1词,但在需要对之加以区分的时候,则具体分别使用“收购”与“兼并”的概念来加以论述。公司并购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1种优胜劣汰的机制,具有调节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公司实力与竞争力、推动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巨大积极作用。但同时公司并购也可能因加速推动经济的集中从而形成垄断,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经济民主,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为有效防止公司并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尽可能减少公司并购中不规范现象的产生,各国无不通过1系列的立法来加以调整,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现今意义上的公司并购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转变的交替时期,其1产生,便蓬勃兴起,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其产生于特定的历史交替时期,特定是体制转换都还在进行中,与公司并购有关的思想准备、概念转换都还不充分,尤其是许多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完善或缺省,这就使公司并购这1原本就应置于1定的严格规则之下进行运做的行为处于无序状态。其结果是,1方面,并购活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另1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的规制,并购各方在并购中有意无意的作出许多有损社会、国家、集体和相关第3人利益的违规行为。中国的公司并购在闯出了1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的同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中国目前的并购,不是完全无法可依,而是部分有法可依。但在这可依的部分里,又因法律法规零散、不系统,加之规定有些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这主要集中在:1、法律规范之间缺乏1致性,甚至相互冲突在并购问题上,我国并没有1部统1的法令,而是令出各门,加上多年以来的主体立法的积习,即对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不同形式的企业分别作出不同的规定,以至许多规定之间不时回有冲突。例如:有关集体企业兼并是否要经过或如何经过批准这1问题上,有关的规定就大不1样。1989年2月19日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发出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集体所有制企业被兼并,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政府主管部门备案。”这里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是个泛义的概念,即应指任何形式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而1990年6月3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第15条规定:“企业分立、合并等须经原批准该企业设立的机关核准,向当地共商行政管理机关和税务机关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并通知开户银行。”1991年9月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第15条规定:“集体企业的分立、合并、停产、迁移或者主要登记事项的变更,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由企业提出申请,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依法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